伟德体育(BetVictor Sports)国际官网(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当然,相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保险的新要求而言,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的政策体系尚存在一些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一是提高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障水平。可将农业保险的主流产品引导至产量保险,并为向收入保险发展夯实基础。二是优化财政补贴政策。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支持各地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农产品保险的发展。降低直至取消市级、特别是所有县级财政的补贴比例,减轻地方政府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三是促进经营模式创新。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由政府全额补贴保费,提供最基本的风险保障,农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额外缴费提高保障水平。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形态,适应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基本国情,以指数保险弥补传统农业保险产品的不足。四是防范与化解制度风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相关立法,适时启动《农业保险条例》修改,并探索制定《农业保险法》。通过外部约束明晰政府在农业保险经营活动中的权力边界,有效防范和化解农业保险面临的制度风险。
2021年河南“7·20”强降雨保险业赔款97亿元,已赔付的保险金达到损失总额的11%。云南地震、青海地震、山西洪涝灾害、湖北十堰燃气爆炸、贵州牂牁河翻船、河北通勤班车落水等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处置过程中,也都体现了保险有效转嫁风险的功能,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赔偿金额所占损失比例高,保险补偿功能大幅度提高;二是保障风险范围广,既包括自然灾害,也包括意外事故,并且巨灾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三是保险理赔效率大幅度提高。这些均充分体现出我国整体国民保险意识正在大幅度提升,即政府的保险认知意识、投保人的投保意识和保险人的保险功能意识。政府的保险认知意识体现在政府充分认识到保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保险是社会发展稳定器和经济增长推动器的理念高度认可,为保险在市场配置资源中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稳定创造条件。因此,2006年以来,国家层面先后两次出台发展保险服务业的“国十条”,力推地震保险的试点,并通过一系列鼓励保险业发展的政策,助力保险在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投保人的投保意识体现在投保人的风险感知意识、风险判断意识、风险选择意识和保险服务的获得感意识等方面。保险公司的保险功能意识在于让保险的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保险产品设计合理,保险理赔及时到位。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新能源汽车面临诸多新的风险,离不开保险的支持。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10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具有许多与传统汽车不同的风险内容和特征,传统的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不能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新能源车险的风险保障支持。
针对低收入者购买保险的能力较弱,保险业鼓励发展价格亲民、条款简明的产品;针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保险业继续积极提升投保人的年龄上限,延长保障期限,并且推出了多种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市场上老年人可选择的人身保险大为丰富;针对慢病患者人数多,并在持续增加,保险机构不断加强对各种慢性病及其影响的研究,以合理的条件,积极承保慢病患者,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针对残疾人现实、多样的风险保障需要,保险业加强了对8000多万残疾人群体的关注,独立或与相关部门机构合作,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提供保险保障;针对儿童的人身保险供给相对容易增加,保险机构迅速行动,积极推出了儿童教育年金保险、残障儿童保险、儿童特定疾病保险等产品,加大对儿童先心病、罕见病等的医疗保障。针对“非传统”就业形式多样,人数众多,在既有保障体系中通常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保险业为他们设计层次多样、投保灵活和携带自由的产品服务,与此同时,加强与各类大型雇主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为其团体参保或个人参保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