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BetVictor Sports)国际官网(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2022年8月开工以来,近两万名建设者奋战在平陆运河建设一线,三大枢纽已全面进入船闸主体施工新阶段,一条世界级运河雄姿初显。2024年初夏时节,广西日报社派出十多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报道团队,深入采访,推出一批全景式、多维度、多样态的全媒体报道,全域呈现运河建设的宏大场景,生动阐释平陆运河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而广泛的影响。这组报道刊发后,有新闻传播专家学者点评指出:“报道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意识。”“立足当下,回应社会关切,精准描绘了时代的精神图谱和建设者的精气神。”
如果说《平陆运河进行曲》展现的是宏大叙事,那10篇特写更多生发于微观视角。问题意识贯穿到每一篇报道的采写过程。“大国重器助力世纪工程,会产生怎样的加速度?”“平陆运河工程开挖量相当于3个三峡船闸,如此大规模的土石方,挖掘后怎么处置?”“被征地后的村庄如何发展?”“码头为何鲜见人影?”等。在采访过程中,一个个问题被记者关注、探究,于是有了《天鲸号上望运河》《运河土的新生》《运河来到家门口》《在北部湾港感受新质生产力》等特写。例如,《人走,树走,乡愁跟着走》一文。运河建设过程中,大量古树需要迁移,媒体对此多有报道。如何做出新意?报社选择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视角去报道,既写出保护古树的具体做法,更写出人与树的情感牵连,让这篇报道有了温度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