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体育(BetVictor Sports)国际官网(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科技题材原创科普作品创作。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调,“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支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在少儿出版领域,一批聚焦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科学考察等展现中国科技成果、科学家精神题材的科普绘本问世,并斩获多个奖项,得到市场热烈反响。笔者策划并参与创作的《了不起的中国科技》科普绘本(图1),围绕运载火箭、探月工程、智能高铁和南极科考4个主题,以图画故事的形式真实记录了中国有形、无形的科技力量。这套书上市一年多销量超过8万册,荣获“2022年度中国好书”“‘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作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度童书”“2023年首都科普好书”等多项荣誉,赢得了读者和行业专家的认可。
探月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年来几代人为之奋斗拼搏。与前几次的探月任务相比,嫦娥五号探测器最重要的任务目标就是“采样返回”,也就是实现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战略“绕、落、回”的第三步“回”。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入轨,经历了地月转移飞行、中途修正、近月制动、在轨分离、平稳落月、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交接对接及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等环节,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带着“月壤”顺利返回祖国怀抱。嫦娥五号的成功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取得月球土壤的国家。而嫦娥五号任务所用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也是历尽艰辛后才取得圆满成功。《“胖五”火箭再出征》和《嫦娥探月回来了》真实再现了长征五号升空和嫦娥五号采样的足迹,硬核又震撼,带着小读者们“穿越时空之门”,追逐星辰大海。
长征五号是中国现役起飞质量最大、芯级直径最粗、运载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胖五”。《“胖五”火箭再出征》的初稿是从文昌航天发射中心1号发射工位开始讲起的,策划人审阅后很好奇火箭是如何运输到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又是如何安装到发射中心的发射工位上的,小读者们也一定非常好奇这么大的火箭要如何运输安装。经查阅资料后得知,“胖五”超高超宽,不适合火车运输,只能通过海运方式抵达文昌,于是建议增加场景来呈现。沟通后,文字作者很快在原稿基础上补充了火箭的海运和组装过程,增加了天津港火箭运输和发射中心厂房垂直总装测试的画面,使得“胖五”再出征的过程更为丰富。从初稿到创作团队提交给出版社的图稿,这一分册的文字版本反复修改了不下十遍,策划人与作者之间反复推敲打磨,从初稿6000字扩展到分镜文字稿的近8000字,再凝练到最终的3000多字。
例如,《“胖五”火箭再出征》的初稿中,文字作者设计了12个场景,缺少配图。策划人建议对过于专业的背景知识进行略写,内容上增加一些场景,比如介绍“胖五”运输的过程,补充海上运输的画面。第二稿场景增加到14个,策划人在参考大量资料后对第二稿进行了结构性“改编”,将场景扩充到19个,形成绘本分镜设计初稿,并补充相关图片,同时提出一些图文修改建议,请文字作者进行专业审定和补充,为插画师构图创作提供绘画参考依据。由于前期分镜设计工作较为扎实,插画师的线稿绘制基本一步到位(图3)。线稿成稿后,策划人、插画师和文字作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讨论,从专业性和细节上进一步完善。绘本的书稿经历了文字稿、分镜设计稿、线稿初稿、上色初稿、润色稿和排版定稿等多个版本迭代(图4),精益求精,才有了最终呈现给读者的正式出版形式。
本套书在绘图细节上下了很多功夫。在科学性细节上,《“胖五”火箭再出征》的长征家族系列运载火箭大拉页呈现出21个型号的长征系列火箭,其间外观差别一目了然。在航天科学家的帮助下,插画师沈依宁查阅了大量火箭发射视频和图片资料,对比研究了大部分长征火箭的各项参数指标、技术特征,最终在一张长卷上绘制出规格不同的21枚火箭,成为创作团队送给小读者的“彩蛋”。《南极科考队员的一天》中,“雪龙”号科考船的随船直升机在书中出现了3次,每次视角都不同。创作时插画师对比了各种版本的资料照片,直升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想漏掉。由于“雪龙”号每个航次的直升机并不相同,资料照片的型号和细节有差异,创作团队还专门为此做了甄别。
这套绘本的创作得到了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在打磨文稿和插图绘制中,对个别把握不准的地方,创作团队及时联络相关行业专家提供专业指导。在书稿进行完编辑、校对、排版工作后,我们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等9位行业权威专家对书稿的电子版进行了全稿审读。科学家们对待科普绘本的审定工作如同对待科学研究一样,坚持严谨求实的作风,在细节问题上一丝不苟,对图文内容给出了许多具体的修改建议。例如在文字的准确性上,航天专家建议将“箭体的倾斜角度慢慢增大,逐渐平行于地面飞行”改为“箭体的倾斜角度慢慢增大,逐渐接行于地面”,加上“接近”两字,更严谨;“嫦娥五号探测器稳稳地降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月球最大的月海)东北部的预定区域”建议改为“嫦娥五号探测器中的着上组合体稳稳地降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月球最大的月海)东北部的预定区域”,“着上组合体”是嫦娥五号的一部分,承担着降落到月球采样的工作,这一部分和“轨返组合体”相互配合,都属于嫦娥五号的一部分。在画面审读上,专家审图时关注到一些细节问题,例如,长征五号的发动机在视觉比例上存在偏差,建议参考实物大小按比例修改。创作团队根据审读专家们提出来的这些细节问题,对相应部分进行修改,确保绘本图文内容准确无误。科学审定这一至关重要的步骤,进一步提升了本套书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结语创作科普绘本需要兼顾科学知识的权威准确及图文的美感,如何将文字创作者和插画师的专长结合起来,是科普绘本创作中的难题。展现中国科技力量的科普创作事关重大,所涉的前沿科技内容解释起来有一定难度,定位于儿童读者的科普绘本在创作中要考虑多个维度的平衡。《了不起的中国科技》在创作中尝试使用创编联动的创作模式,请一线科技工作者参与撰写,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不断打磨书稿,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计绘本分镜,版本经多次迭代,从细节处入手艺术化呈现科普场景,以创作出读者喜爱的优秀科普作品为终极目标。这一创编模式不仅注重创作团队内部沟通,也重视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主创团队在创作中和出版后多次与小读者进行“有温度”的对话,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读者需求。也需注意,创编联动模式虽然能够集多方之长,但实际操作层面上具有一些局限性,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出版项目,对策划者也有较高要求。若决定采用这一模式进行科普绘本创作,需要充分考虑到创作周期长和协调难度大的特点,做好项目规划,用心打磨书稿,不可急于求成。